时间:2010-09-07 浏览:184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乙型可引起流行,丙型只发生散发病例和小的局部暴发。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特异性免疫力,但不能持久。
1、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未即可传染,发病后3天传染性最强。病人的鼻涕、日涎、痰液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将病毒排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在通气不良、居位拥挤的地方,传播更为迅速。另外,通过直接接触被污染的食具、玩具或物品也可传播。
2、有何临床表现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oC,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面颊潮红、眼结膜充血等。但呼吸道症状较轻,部分病人可有咳嗽、轻度喷嚏、流涕等。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是流感的主要特征.一般经2—3天后体温下降,全身症状也逐渐好转。
3、如何预防和治疗
(1)发现流感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降低发病率。
(2)流行期间不搞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或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互相接触戴口罩。
(3) 平时应加强营养,加强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4)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可口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在发病的早期可给抗病毒药物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制剂,可减轻症状。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高热、病情较重者可输液入物理降温。如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菌药物。